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jīng)貿(mào)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畫家黃湘詅:交流促進兩岸書畫藝術發(fā)展

2010年06月29日 15:30 來源: 字號:       轉(zhuǎn)發(fā) 打印

 

黃湘詅老師在筆會活動現(xiàn)場作畫。她說畫畫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中國臺灣網(wǎng) 李典典攝)

 

  中國臺灣網(wǎng)6月29日北京消息 “京臺書畫名家作品聯(lián)袂展覽”近日在北京舉辦,國畫大師黃君璧之女黃湘詅特地從臺灣趕到現(xiàn)場,與兩岸多位書畫家一道,為大陸民眾奉獻了一場文化盛宴。本網(wǎng)記者對黃老師進行了獨家訪問。

  辦畫展為完成父親遺志

  “我十四歲開始跟父親學畫,直到他去世!秉S湘詅說,懂事時看父親作畫,寥寥幾筆畫出的山水讓她覺得很神奇,耳濡目染中,開始培養(yǎng)畫畫的興趣,并一直堅持下來。

  在回憶與父親共同生活的日子時,黃湘詅幾度哽咽。黃湘詅的父親黃君璧老先生1948年從大陸到臺灣以后,一直沒有機會再回故鄉(xiāng),對此深感遺憾,“即使身在臺灣,父親依舊想念故鄉(xiāng)的河山,筆下的山水就是他魂牽夢繞的故土。”黃湘詅說,父親告訴她,如果有一天他不在了,也希望能夠把畫帶回大陸,帶回故鄉(xiāng)。“完成父親的心愿現(xiàn)在是我的工作,也是成立臺灣黃君璧文化藝術協(xié)會的初衷。在大陸舉辦的兩次畫展都很成功,感謝大陸同胞對父親的支持!

  京臺文化節(jié)讓兩岸文化界更加融洽

  談到第一次參加京臺文化節(jié),黃湘詅稱“意義重大”,她表示文化節(jié)不僅是兩岸藝術界朋友之間的交流,更是兩岸民眾參與并了解書畫藝術的一個很好的平臺,“在這里,北京和臺灣的藝術家能有更多切磋、更多認識和更多交流,通過這樣的活動促進彼此間的進步,使雙方相處更加融洽,這非常好。”

  在活動中,黃湘詅與參加展覽的北京書畫名家進行了交談。在看到今年已98歲高壽的孫菊生老先生依舊落筆蒼勁,書畫有形,她流露了欽佩之情:“這讓我想到了我的父親,只有名家才能擁有這樣的氣勢與精神。和他們在一起,讓我感覺很溫暖,也很開心。”

  相互交流促進兩岸書畫藝術發(fā)展

  黃湘詅對兩岸書畫藝術的差異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大陸的書畫家都有扎實的藝術功底,作畫比較規(guī)矩,而臺灣的文化氛圍相對自由,沒有太嚴格的環(huán)境要求,所以畫家的思想會更隨心所欲,畫作也就更加活潑與個性。

  “大陸文化藝術氛圍很濃厚,這是我在臺灣感受不到的!秉S湘詅說,接觸一些大陸特有的文化,既拓寬了視野,也對她現(xiàn)在的作畫影響很深!皟砂段幕幻}相承,只有通過不斷的交流和融合,才能建造起兩岸文化更好的未來!

  黃湘詅對兩岸文化的前景充滿了信心,“兩岸文化一直在蓬勃發(fā)展。大陸非常重視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不論是對大陸的藝術家,還是臺灣書畫家,相關部門都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來支持,這很讓人感動。”

  青年藝術家要擔負起傳承中華文化的重任

  從多年的作畫經(jīng)歷,黃湘詅總結了采風對畫家的重要性,她認為將自然氛圍與個人理念相結合,是一位藝術家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對接觸到的幾位大陸年輕畫家,黃湘詅贊不絕口,“他們很有思想,感覺也很敏銳!蓖瑫r,她也建議年輕人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用心去研究傳統(tǒng)的畫派、畫風,之后再把感覺融入進去,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皞鹘y(tǒng)需要傳承才能延續(xù),只要能將傳統(tǒng)元素和個人風格完美融合,藝術就會生生不息的發(fā)展下去。希望中華文化的精粹能夠靠他們發(fā)揚光大!

 


  人物簡介

  黃湘詅,國畫大師黃君璧之女,祖籍廣東省南?h,生于臺灣,F(xiàn)任臺灣黃君璧文化藝術協(xié)會理事長。1975—1984年于白云堂隨父親習畫,1981年畢業(yè)于臺北市復興美術工藝學校。1997年于臺北舉辦黃君璧百歲紀念展。2002年于臺北市國民黨中央黨部舉辦黃君璧大師一百零五歲紀念展。2002—2004年受聘任教于新光吳氏基金會國畫水墨班。2007年于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辦《白云飛瀑》黃君璧大師一百一十歲紀念展。2008年成立黃君璧文化藝術協(xié)會,擔任理事長至今。2008年底作品獲選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紀念畫展,并由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鵬城秋韻》,近年來先后在深圳、北京、臺北、西安等地舉辦個展和紀念展,活躍于兩岸書畫藝術界。

 

  下一頁:黃湘詅展出作品




























: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轉(zhuǎn)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wǎng)版權所有

    龙江县| 兴文县| 益阳市| 江源县| 保康县| 社旗县| 乐安县| 舟曲县| 望江县| 漯河市| 乃东县| 泊头市| 竹山县| 绩溪县| 和硕县| 上蔡县| 汽车| 邳州市| 崇明县| 江口县| 黄陵县| 永宁县| 凤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南部县| 洛隆县| 天峨县| 花莲县| 廉江市| 乌鲁木齐市| 昌吉市| 岳西县| 丽水市| 雷波县| 巴青县| 剑阁县| 博野县| 海安县| 双牌县|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