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紅色百寶 奮斗百年|一把小提琴奏響永恒旋律

2021-03-19 22:22:00
來源:新華網(wǎng)
字號

  新華社昆明3月18日電 題:一把小提琴奏響永恒旋律

  新華社記者王長山、姚兵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清晨,天安門廣場。在莊嚴的《義勇軍進行曲》旋律中,鮮艷的五星紅旗緩緩升起,隨風飄揚。

  兩千多公里外,云南省博物館收藏著一把布滿歲月痕跡的小提琴。它的主人聶耳,曾在戰(zhàn)爭烽火中譜寫出《義勇軍進行曲》的經(jīng)典曲調(diào)。后來,這首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一把琴、一首歌、一面旗,相伴相依,生生不息。

  聶耳原名聶守信,1912年出生于云南昆明。他從小就顯露出音樂天賦,被稱為“耳朵博士”,后來索性改名為聶耳。1930年,聶耳離開家鄉(xiāng)來到上海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利用一切工余時間自學音樂。1931年初,聶耳在“云豐申莊”打工,靠幫助昆明的朋友張庚侯、廖伯民在上海代租電影片,拿到昆明逸樂電影院放映,獲得了100元酬金。這把小提琴就是用這筆酬金中的一部分購買的。

  聶耳在1931年2月9日的日記里這樣記述:“由家信知道逸樂電影院送我一百元,取來以后的分配非常簡單,匯一半給我慈愛的媽媽,一半是買了一個violin(小提琴)和一些零件。Violin自然是能使人心境舒暢,當我奏起那常常呼為《Dream》(夢幻曲)的樂曲時,雖然指頭會痛,無弓法,無指法,也夠快活了。若沒有旁的事來煩擾,我是會不吃飯,不睡覺,不分早晚地練習下去的!睆哪且院,小提琴成了他生命中的重要伴侶。

  細看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館的這把小提琴,做工并不精致,質(zhì)量也不屬上乘。一些地方油漆已經(jīng)脫落,琴馬、琴面等地方都有明顯使用過的磨損痕跡,但大部分還是完好的。琴箱內(nèi)有德文兩行,第一行:古斯塔夫·羅斯工作室;第二行:制作于德國馬克諾伊基興鎮(zhèn)。

  1935年,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抗日烽火中誕生,它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反映了在民族危亡時,中華民族萬眾一心、團結(jié)御侮、奮勇抗爭、一往無前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這首作品一經(jīng)誕生,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四處被傳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fā)出最后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慷慨激昂的旋律唱響了挽救民族于危亡的時代最強音。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2004年,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明確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

  新中國成立后,聶耳的母親和幾位親友將包括小提琴在內(nèi)的聶耳個人用品、作品手稿、文章文稿、小說、劇本、日記、書信等近5000件遺物捐贈給云南省博物館。

  “聶耳酷愛小提琴,他的多數(shù)作品都是用這把小提琴創(chuàng)作的。為什么聶耳的樂曲能夠鼓舞人心,能夠成為一個時代的最強音?是因為他從來沒把自己孤獨在社會之外,而是把他的精神、思想全部融合在社會里,用這種精神來創(chuàng)作!痹颇鲜〔┪镳^館長馬文斗說。

  站在歷史與未來的夢想交匯點上,讓我們高唱國歌,振奮精神,踏著《義勇軍進行曲》那激昂的節(jié)奏,前進!前進!前進!進!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guān)新聞

安阳市| 彰武县| 娱乐| 宁城县| 慈利县| 金乡县| 隆回县| 浑源县| 溆浦县| 巴中市| 岚皋县| 夹江县| 玉树县| 晋宁县| 潍坊市| 荃湾区| 嘉祥县| 山西省| 安福县| 通许县| 红河县| 东丰县| 平度市| 通化县| 东乡族自治县| 井研县| 南投市| 涟源市| 霍林郭勒市| 金湖县| 宣城市| 闸北区| 淮北市| 承德市| 楚雄市| 蕲春县| 定远县| 屏南县| 湘阴县| 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