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走近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2020-01-11 12:39: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人物小傳

  核潛艇總體設計研究專家。1926年生于廣東汕尾,1949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造船專業(yè)。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所名譽所長、研究員。1958年起一直致力于我國核潛艇事業(yè),是研制我國核潛艇的先驅者之一。

  人物小傳

  國際數(shù)值天氣預報奠基人之一。1935年出生于廣東陽江,195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物理系。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首次成功實現(xiàn)原始方程數(shù)值天氣預報,創(chuàng)立氣象衛(wèi)星大氣紅外遙感系統(tǒng)理論和定量反演方法,為氣象衛(wèi)星遙感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

  黃旭華——

  潛海,鑄大國重器

  本報記者 喻思南

  研制核潛艇傾盡了黃旭華的一生,他也像這個潛在海底的國之重器一樣,在生命的黃金階段“沉”于深處,但他的人生比機械、圖紙、數(shù)字描述的世界要寬廣、豐富得多。

  他酷愛音樂,小提琴拉得不錯,吹得一嘴好口琴,指揮過大合唱;有表演才華,能演話劇、歌劇。他中等身材,白發(fā)蒼蒼,已過鮐背之年,卻精神矍鑠。一只耳朵雖聽不太清,談起核潛艇卻仿佛有了十二分精神。接受記者采訪當天,他圍著一條款式陳舊、略顯粗糙的黑圍巾。這是他母親留下的遺物,每到冬天,他總會圍上它。他說,要和母親的氣息在一起。

  一身癡氣從零設計潛艇

  在妻子李世英看來,黃旭華從始至終都是一身癡氣的大男孩。

  他對廚房里的事一竅不通。買菜,他有個高招:到菜場,不挑菜,先找人,找看上去和李世英一樣精通家務的人,人家買什么,他就跟著買什么。有一次出差,難得有閑暇逛街,他依葫蘆畫瓢,跟在很會挑布的人后面,買了一塊花布料。他頗為得意,心想用它給夫人做一件衣服。當他興沖沖跑到夫人面前,準備邀功時,沒想到,李世英穿這種花布衣服已經(jīng)好幾年了。

  有人評價,我國在研制核潛艇上得以從無到有,在沒有任何外援的情況下,僅用10年時間走過國外幾十年的路,少不了他這份癡氣。

  1958年,面對超級大國不斷施加的核威懾,我國啟動研制核潛艇。那時,黃旭華32歲,因學過造船,又曾搞了幾年仿蘇式常規(guī)潛艇,被選中參加這一絕密項目。

  那時候,核潛艇什么樣,有人見過;里面什么構造,沒人清楚。開始論證和設計工作時,黃旭華坦言,我國缺乏研制核潛艇的基本條件。不論從哪個方面看,中國那時候搞核潛艇,都像是一個夢,“簡直異想天開”。

  一身癡氣的黃旭華,在科研上是天生的樂觀派。他和研發(fā)團隊一邊摸底國內(nèi)的科研技術,一邊尋遍蛛絲馬跡,閱讀能找到的一切資料,一點一滴積累,甚至從“解剖”玩具獲取信息。

  他認為自己“不聰明也不太笨”,在核潛艇上做出些成績,是踏入這個領域,60多年的癡心不改。人來人往,有些人轉行了,他說,“我還是走自己的獨木橋,一生不會動搖!

  身先士卒參與深潛試驗

  水滴線型核潛艇被認為穩(wěn)定性最好。為實現(xiàn)這一設計,美國人謹慎地走了三步。我國工業(yè)技術落后,當時有人提出,保險起見,我們是不是也要多走幾步?

  “三步并作一步走!”黃旭華提出直搗龍?zhí)兜拇竽懴敕。當時我國國力薄弱,核潛艇研制時間緊迫,沒錢拖也拖不起。他不是魯莽:既然別人證明了核潛艇做成水滴線型可行,何必要再走彎路?事實證明,他大膽的決策是正確的。

  黃旭華有一套理論:與別人的大腦組成一個頭腦網(wǎng)絡,才能造就真正聰明的大腦。召集大家開會討論時,他不當裁判,而是鼓勵敞開交流,激發(fā)“頭腦風暴”,這樣就把他團隊的頭腦連成了一張網(wǎng)絡!案蓪α,沒得說;干錯了,我當總師的承擔責任!边@幾乎成了他的口頭禪。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第一代核潛艇迎來大考。在南海開展深潛試驗,檢驗在極限情況下它的安全性。在所有試驗中,這一次最具風險與挑戰(zhàn)。有些參試官兵心里沒底,過度緊張的氛圍,讓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味道。

  讓所有人沒料到的是,黃旭華提出與戰(zhàn)士們一起參加試驗。此前,從沒有過一位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身參與到極限深潛試驗之中。他的身先士卒,打消了戰(zhàn)士們最后的顧慮,陰霾一掃而光。

  這是他的作風,就像在設計核潛艇時一樣,他喜歡走在前,把事情做到極致。

  為國盡忠就是對父母盡孝

  參與核潛艇項目研制前,黃旭華回到家,母親拉著他的手說:“你從小就離開家到外面求學,吃了那么多苦,F(xiàn)在新中國成立了,交通恢復了,社會安定了,父母老了你要;丶铱纯。”他點點頭說,一定會的。

  別夢依稀三十載。父母和8個兄弟姐妹,一直不知道他干什么工作,只能通過一個信箱與他聯(lián)系。父母多次寫信問他在哪個單位、在哪里工作,他身不由己,避而不答。

  趁核潛艇南海深潛試驗之機,他攜妻順道看望老母親。行前,他給母親寄了1987年第6期的《上海文匯月刊》雜志。老母親戴著老花鏡,從文章《赫赫而無名的人生》的蛛絲馬跡中認定,這篇報告文學的主角“黃總設計師”就是她多年未歸的三兒子。

  含著淚水看完文章,老母親把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召集到一起,跟他們講:“這么多年,三哥的事情,你們要理解,要諒解他!焙髞,他聽到這句話,沒有忍住淚水。

  這些親情債讓黃旭華至今深感內(nèi)疚,他的彌補是深沉無言的,就像那條冬天默默陪伴他的圍巾。他相信,研制核潛艇,是關系著國家命運的大事。他說,“對國家的忠,就是自己對父母最大的孝。”

  曾慶存——

  問天,讓風云可測

  本報記者 吳月輝

  “溫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驅前。男兒若個真英俊,攀上珠峰踏北邊!1961年,曾慶存從蘇聯(lián)留學回國時寫下這首《自勵》詩,立志不辜負國家的培養(yǎng),要攀上大氣科學的頂峰。

  如今,59年過去了,不負初心,曾慶存在數(shù)值天氣預報、地球流體力學、衛(wèi)星大氣紅外遙感、氣候與環(huán)境科學、自然控制論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用豐碩的成果回報了他摯愛的祖國。

  敢挑最硬的骨頭“啃”

  全國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已達87%,暴雨預警準確率提高到88%,強對流預警提前量達38分鐘……人們切身體會到:天氣預報越來越準了。

  而這背后,曾慶存功不可沒。

  他是國際數(shù)值天氣預報的奠基人之一,首創(chuàng)的“半隱式差分法”,在國際上首次成功求解斜壓大氣原始方程組,至今仍是世界數(shù)值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的核心技術之一。

  在數(shù)值天氣預報時代到來之前,人們主要憑借經(jīng)驗來預測和判斷天氣,準確率普遍較低。

  “數(shù)值天氣預報”一詞于1950年正式使用。曾慶存說:“所謂數(shù)值預報,就是根據(jù)大氣動力學原理建立描述天氣演變過程的方程組(數(shù)學模型),然后輸入大氣狀態(tài)初值和邊界條件,用計算機進行數(shù)值求解,預測未來天氣!

  數(shù)值天氣預報誕生之初,準確率并不高,亟須在原始方程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1956年,在蘇聯(lián)學習期間,曾慶存毅然選擇了應用斜壓大氣動力學原始方程組做數(shù)值天氣預報的課題。這可是一道時人不大敢問津的世界難題。

  然而,曾慶存從小就有一股子不服輸?shù)膭蓬^,越是難“啃”的硬骨頭越要好好“啃”。

  那個年代,計算機在蘇聯(lián)也很稀缺。曾慶存每天只有10個小時的上機時間,而且還只能在深夜。于是,他白天用紙算,晚上帶著紙條去計算機房,一萬多行程序,一條條驗證。

  經(jīng)過夜以繼日的努力,1961年,曾慶存首創(chuàng)出“半隱式差分法”數(shù)值預報。這項成果立即在莫斯科世界氣象中心應用,預報準確率前所未有地提升到了60%以上。自此,數(shù)值預報成為天氣預報的主要方法。

  國家需求始終排第一

  曾慶存的學術清單,始終按國家需求排序。

  “我出生于廣東陽江貧苦農(nóng)家,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中學畢業(yè)當個鄉(xiāng)村教師,賺錢貼補家用!痹鴳c存說,“如果不是新中國成立,上大學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我衷心感激黨和國家的恩情,所以黨和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選擇。”

  1952年,曾慶存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服從國家需要學習氣象專業(yè)。

  曾慶存說:“當時,學校提出讓我們一部分學生改學氣象專業(yè),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一是因為當時新中國剛成立不久,急需氣象科學人才;二是因為幼時家貧,對人民群眾生活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受天氣和氣候影響有深切感受!

  1970年,曾慶存又一次服從國家發(fā)展需要,開始從事當時在國際上興起、中國尚是空白的氣象衛(wèi)星和大氣遙感相關研究工作。

  曾慶存說:“當時做衛(wèi)星沒有經(jīng)驗可參考,資料也很少。但因為是國家需要的,所以不管怎么樣都要把它搞出來!”

  憑著那股子“鉆”勁兒,曾慶存帶領團隊最終解決了衛(wèi)星大氣紅外遙感的基礎理論等問題,其中的一些理論直到現(xiàn)在,都在中國和世界氣象衛(wèi)星遙感與資料應用中被廣泛使用。

  “衛(wèi)星是發(fā)現(xiàn)災害性天氣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自從我們有了氣象衛(wèi)星之后,中國大陸的臺風監(jiān)測一個都沒漏掉!痹鴳c存很欣慰。

  激勵后來者繼續(xù)攀登

  1984年,年僅49歲的曾慶存挑起了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的重任。然而,剛一上任,迎接他的就是巨大的困難和挑戰(zhàn)。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基礎研究正處于極其困窘的境地:科研投入少,人們也沒意識到基礎研究的重要性。大氣所缺少科研經(jīng)費,科研設施極其簡陋,人心渙散。

  曾慶存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郭傳杰至今都還記得,32年前他到大氣所調(diào)研時,曾慶存為基礎研究和大氣所發(fā)展奮力疾呼的場景。“他說,大氣研究是對國家安全、民生等非常重要的領域,希望國家能夠重視基礎研究,讓科研人員有一個安心的環(huán)境來工作!

  此后,在他的帶領下,大氣所上下一心,到達了一個新的高度。

  同時,曾慶存還不忘言傳身教,他的學生都有過這種經(jīng)歷:曾先生修改后的論文草稿都是密密麻麻的,需認真思考才能讀懂。

  在曾慶存的悉心指導下,很多他帶過的學生如今正一步步成長為科研骨干,不斷在國內(nèi)外氣象領域嶄露頭角。

  談及中國大氣科學的未來,耄耋之年的曾慶存充滿信心,并寄予厚望!罢嬲\地希望年輕人勇于攀登大氣科學的珠峰,直達無限風光的頂峰!痹鴳c存說。

[責任編輯:張曉靜]
武川县| 阿图什市| 东安县| 河南省| 五华县| 汪清县| 喜德县| 宜宾县| 容城县| 江山市| 汶川县| 拉萨市| 聂拉木县| 垦利县| 洛川县| 北川| 巢湖市| 分宜县| 普宁市| 灵寿县| 南靖县| 富阳市| 克东县| 望都县| 阿勒泰市| 马山县| 汝城县| 大埔区| 那曲县| 屯留县| 来宾市| 南投市| 偃师市| 德江县| 郴州市| 香河县| 眉山市| 黑龙江省| 宣城市| 尉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