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評論離不開文學批評

時間:2012-07-10 10:04   來源:中國網

  7月5日,文學類專業(yè)報紙《文學報》刊文指責2010年魯迅文學獎文學理論評論類得主譚旭東的作品《童年再現與兒童文學重構》涉嫌抄襲!段膶W報》稱該書33萬字之中有23萬字是抄襲得來。譚旭東否認抄襲,稱只是串聯(lián)他人觀點,有標明出處;并指質疑者造謠誹謗。(7月9日《新京報》)

  為文者可能有一個共識——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當我們牙牙學語時,每一個拼音,每一個字,都是從前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而來,這或是抄襲的“底氣”!锻暝佻F與兒童文學重構》到底是否涉嫌抄襲,可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有一點,請譚旭東注意,那就是,串聯(lián)觀點是門“技術活”,如此多“引用”或“串聯(lián)”他人觀點,即便不需要原作者的授權,也必須讓獲獎成果讓大家共享。今年4月,全國140名時評人聯(lián)名上書國家版權局,提出《關于明確界定“時事性文章”的建議》。建議的核心訴求是:鑒于時評具有較強的時效性,為便于作品傳播,媒體轉載可以不經作者許可,但事后應向作者支付報酬。這是時評作者合情合理的勞動所得。

  質疑聲就是批評聲,對魯迅文學獎的質疑,也是一種文學批評,這或是魯迅文學獎的內核與要義。其實,文學批評是文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自有文學作品及其傳播、消費和接受以來,文學批評就隨之產生和發(fā)展,并且構成文學理論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和文學活動整體中的一種動力性、引導性和建設性因素,既推動文學創(chuàng)造,影響文學思想和文學理論的發(fā)展,又推動文學的傳播與接受。然而,遺憾的是,時下的文學批評,沒有多少“文學味”,有時還傳來“互罵聲”,甚至“為五斗米折腰”,既沒有發(fā)揮出“百家爭鳴”的效果,又沒有起到推動文學發(fā)展的作用。有的作者甚至淪為制造虛假的批評或虛偽的表揚的雇傭槍手。

  如果能夠從質疑魯迅文學獎中,重拾文學批評精神,重整文學批評旗鼓,重塑文學批評形象,那倒是一種大好事。文學評論離不開文學批評,甚至整個文學的健康發(fā)展都離不開文學批評。當文學完全被物質所禁錮,文學靈魂就會“失魂落魄”。有經典的論斷:“批評家應該是一個真正的內行,一個藝術的知音,而不是一個大聲說話的聒噪者!币晕膶W理論主論擅長的譚旭東,要有“被批評”的雅量與胸懷。有則改之,無則加冕。當你在汲取其他作者“批評營養(yǎng)”時,潛移默化地提高文學批評的水平,并積累“被批評”的承受力。如果每個人都視批評為動力,就能實現“批評使人進步”的目的與目標。尤其對于為文者,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一種品質與素質,很珍貴很寶貴。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

华安县| 铅山县| 哈尔滨市| 宿迁市| 黎城县| 张北县| 翼城县| 沙田区| 茂名市| 襄汾县| 海盐县| 孟州市| 舒城县| 南昌县| 桂东县| 金川县| 丹凤县| 龙门县| 大新县| 永修县| 加查县| 山阳县| 九江市| 长白| 缙云县| 神农架林区| 临清市| 苗栗市| 西畴县| 太白县| 吉水县| 梅州市| 莫力| 长春市| 韶山市| 兴义市| 乌苏市| 长乐市| 望城县| 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