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是法國的一個風景美麗的海邊城市,由于有了一個世界著名的國際電影節(jié),每到五月的這個時間,戛納又成了世界電影人歡聚的派對。
今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雖然沒有中國影片入選主競賽單元,但是,這并不妨礙一批中國電影人紛紛前往趕集,叫賣自己的新片,更有美女助陣,“雙冰爭艷”成了一個熱點,而關(guān)于華語影片似乎被人遺忘了,這不能不說這是華語影片的悲哀。
電影《生命之樹》一舉摘得金棕櫚大獎。與其他奪冠熱門相比,褒貶不一的《生命之樹》最終摘得金棕櫚大獎。面對疑問,本屆戛納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羅伯特·德尼羅的回答:“關(guān)于獎項的歸屬我們不可能給出太多細節(jié),只能說這部電影的規(guī)格、它的一些理念和金棕櫚契合度最高。”德尼羅還說,金棕櫚最終長在“生命之樹”上,是他與另外七位評審共同做出的艱難決定,“其他電影也都非常精彩,但是大多數(shù)人都覺得《生命之樹》最適合金棕櫚。”
筆者以為,這位評委會主席的話道出了戛納電影節(jié)的定位以及審美選擇。每一個國際電影節(jié)都有自己的美學定位,如同美國的奧斯卡、柏林的“金熊”獎,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百花齊放”,才有了電影的多元化。
中國電影人為何要去參加這些著名的電影節(jié)?因為,這是一個中外電影人學習交流的平臺,而這一種交流立足于提高本國電影的藝術(shù)水準,拍出國人喜愛的電影,并尋覓到一種走向國際影壇的電影語言,這是我們出發(fā)戛納的目的。
戛納曾經(jīng)留給我們美好的記憶。陳凱歌從這里捧回金棕櫚大獎。令世界對中國電影刮目相看的,是中國的第五代導演。陳凱歌第一次亮相戛納,是在1987年,當時已經(jīng)小有名氣的他帶往戛納亮相的是飽受爭議的新片《孩子王》,盡管沒有獲得什么獎項,但他那與先前在戛納出現(xiàn)的所有中國電影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以及印畫派般的優(yōu)美畫面,還有與戛納所一貫熱愛的的審美觀暗合的劇情,這一切使戛納的眼睛為之一亮。1993年5月,他拍攝的《霸王別姬》獲得了金棕櫚獎,成為華語電影的一個高峰。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位斬獲金棕櫚大獎的華人導演。
由于沒有華語影片參加電影節(jié),今年的戛納,范冰冰與李冰冰在紅毯上“雙冰爭艷”成為媒體報道的一個熱點,有評論譏諷:對華語電影而言,戛納已徹底淪為一筆生意經(jīng),一場時尚秀,但無關(guān)電影藝術(shù)。現(xiàn)實讓人尷尬得無地自容。
當我們看到“雙冰爭艷”的場面,并沒有為華語影片感到有一絲的自豪,尤其是面對現(xiàn)場的工作人員幾次三番地向前勸阻久站紅毯的“雙冰”快點離開的場面,我想,國人的心中肯定不爽,這不是有損于國人的形象?李冰冰自己也承認,在國內(nèi)許多觀眾經(jīng)常會把她倆的名字搞錯,更不用說外國的那些攝影記者了,充其量混個臉熟。
征服戛納電影節(jié)的是電影而不是美女,紅地毯是一種儀式,并不是時裝秀的T臺,無論是范冰冰還是李冰冰,讓世界在銀幕上認識你們,這是一位電影演員實力,紅毯戰(zhàn)績再佳,花邊新聞而已,田忌賽馬,比錯了地方。(吳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