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版《紅樓夢》搞海選是惡搞

時間:2010-05-17 15:57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馬來西亞《南洋商報》日前刊文《昆曲版<紅樓夢>搞海選是惡搞》說,大小熒屏、新老導演,海選游戲泛濫中國影視界。這個時候,昆曲版《紅樓夢》還搞海選,就有東施效顰之嫌,還不僅僅是個追逐流俗的娛樂噱頭,還折射了中國影視界普遍存在的浮華淺薄。

  文章摘編如下:

  近日,《紅樓夢》在中國再次成為輿論焦點。有人要用昆曲演繹《紅樓夢》。昆曲作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和作為古典文學名著的《紅樓夢》聯(lián)姻,按理說是珠聯(lián)璧合?墒,這樣的強強聯(lián)合也要搞海選演員的噱頭,給人的感覺就是,俗!而且是俗不可耐。

  人們記得,新版《紅樓夢》自2006年就打出了從全國到日韓的海選“金陵十二釵”的旗號。期間導演更替,是非不斷,雖然掙足了娛樂看點,但也過度消費了公眾期待。至今,新版《紅樓夢》還是猶抱琵琶,沒能給觀眾見面。

  影視界海選故弄玄虛

  緊接著,大小熒屏、新老導演,海選游戲泛濫中國影視界。在此情境下,無論是張紀中的新版《西游記》,還是張藝謀的《山楂樹》,所謂海選就成為影視界故弄玄虛的八卦,沒有了刺激公共娛樂的心意。這個時候,昆曲版《紅樓夢》還搞海選,就有東施效顰之嫌。

  更重要的是,昆曲不比電視劇,這個誕生于元末明初、原本屬于文人雅士階層的娛樂形式,早在清乾隆年間就已經(jīng)衰落。20世紀50年代,如果不是一出平民化的《十五貫》,昆曲說不定在中國就嗚呼哀哉了。目前,中國昆曲劇團不過6個,從藝者只有600人左右。如此境況,怎么稱得上是海選?

  折射影視界浮華淺薄

  還有就是,《紅樓夢》結緣昆曲,也未必一定能成就一段文藝佳話,反而會成為一場讓外行看熱鬧的肥皂劇。還記得青春版的全本昆曲《牡丹亭》吧,55出演下來要10天10夜,即便是節(jié)本,也有9個小時。全本昆曲稱得上是自《十五貫》救命之作以來的大制作,但是這個大制作不僅未能使昆曲繁榮昌盛,卻重新使之成為現(xiàn)代文人雅士演繹包裝的禁臠。所以,即使昆曲《牡丹亭》場面豪華,劇情冗長到破紀錄,但對昆曲而言不過是短暫的興奮劑,無法遏止昆曲成為博物館藝術的衰落勢頭。

  更何況,即使是全國海選,由于專業(yè)所限,使得哪些追趕潮流的80后、90后門無法參與這個游戲。結果只能是600個專業(yè)演員的自娛自樂。

  昆曲版《紅樓夢》的海選演員,還不僅僅是個追逐流俗的娛樂噱頭,還折射了中國影視界的普遍存在的浮華淺薄。

  一是缺乏原創(chuàng)激情和靈感,總盤桓于名著故文,流連于翻拍、戲說,不惜巨資投入,追求形式主義的艷俗,使經(jīng)典的魂魄流失,只求滿足現(xiàn)代人快餐消費的娛樂心理。四大古典名著無不陷入這樣的娛樂漩渦,演繹著從資本到利潤的功利模式,名著成為名利的載體憑借,經(jīng)典變成精明的牟利工具。文化人則已化為“資本操縱下的奴隸”。缺乏創(chuàng)意靈感只知吃祖先作品的影視界是沒有希望的,難怪一部《阿凡達》就讓幾乎所有的中國影視導演自慚形穢。

  二是經(jīng)典名著被現(xiàn)代人隨意地進行跨界藝術的實驗,怕是誤導后人。對于原著解讀,1000個人有1000個哈姆萊特是符合藝術欣賞規(guī)律的,但是一部《紅樓夢》有N種多元演繹的影視劇,衍生出眾多只知影視不知原著的“紅迷”來,這就阻斷了大眾閱讀聯(lián)通經(jīng)典的管道,誤入了淺薄理解的歧途。

  我看四大名著,影視和戲曲演繹已經(jīng)夠多,藝術家們就不要再畫蛇添足或狗尾續(xù)貂了。有能力,也搞一部《阿凡達》出來。(張敬偉)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怀柔区| 井研县| 陆良县| 乌鲁木齐县| 枣强县| 香格里拉县| 舒兰市| 秭归县| 甘孜县| 甘泉县| 稻城县| 岳阳市| 灵宝市| 郑州市| 苏尼特左旗| 宕昌县| 五寨县| 定陶县| 习水县| 绥化市| 潞西市| 沙雅县| 临汾市| 博乐市| 濮阳县| 磐石市| 双桥区| 新民市| 枣强县| 固安县| 监利县| 江油市| 常山县| 滦南县| 高邑县| 陇川县| 新民市| 鄱阳县| 辉县市|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