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別把防疫工作當政治運動

時間:2010-01-08 10:39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臺灣《聯(lián)合報》今日社論表示,四個月前甲型H1N1新流感盛行時,臺灣前“衛(wèi)生署長”陳建仁曾預言臺灣將有七千人死于此癥,前“疾管局長”蘇益仁則估計死亡人數(shù)在五千到一萬之間;這些預言,幸好如今皆未應驗。當然,臺灣絲毫不能為此慶幸,如今卻又為該不該打疫苗吵得昏天暗地。難道臺灣真是個耽溺于自我恐慌的社會嗎?
  
  臺“衛(wèi)生署長”楊志良日昨在“立法院”遭到炮轟,幾度拭淚,美牛進口和疫苗事件接踵而至,讓這位學者出身的政務官難以招架。意外的是,綠營“立委”涂醒哲卻跳出來力挺“衛(wèi)生署”的全民施打政策,為疫苗宣導代言,他并強調(diào):“全民健康,無關藍綠”。包括稍早曾揚言拒打國光疫苗的蘇益仁,近日也主張疫苗政策應該持續(xù)下去。涂醒哲和蘇益仁以前朝衛(wèi)生主管及專家身分力挺疫苗政策,確實有助排除政治煙霧,厘清社會上有關疫苗的種種爭議,使思辨回到科學的軌道上來。
  
  疫苗問題和美牛進口問題一樣,都反映了今天臺灣社會好鉆牛角尖的特色,寧可以訛傳訛,卻對全局的衡平置之不顧。疫苗問題尤其明顯:這是個攸關兩千多萬人健康的大事,而疫苗的安全與否也有客觀的醫(yī)學標準可資驗證;但整個社會現(xiàn)在卻因幾宗原因不明的個案鬧得沸沸揚揚,不僅出現(xiàn)緩打潮,更對臺產(chǎn)疫苗充滿懷疑。楊志良在“立院”為社會的“理盲與濫情”而泣,悲的也許不是自己的處境,而是哀這個社會令人無言以對吧!
  
  這并不是說民眾對于當局的疫苗政策只能一味支持,而是說無論質(zhì)疑或信服,都可以用比較理性態(tài)度進行,以追求符合最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為目的。試想:目前島內(nèi)有五百多萬人施打了疫苗,出現(xiàn)數(shù)十例不良反應,另有幾起死亡案例原因仍待進一步確認;這個結(jié)果,跟百萬分之一不良率的國際標準相去不遠,為何大家不能看到五百多萬人的安然,卻只一面倒地憂心一二特例?
  
  臺灣是一個高度集體焦慮的社會,這當然是長年受政治操弄的后遺癥之一,民眾經(jīng)常充滿疑慮與不信任,為風吹草動而緊張不安。四個月前,陳建仁預言臺灣會死七千人,民眾已驚嚇過一回;四個月后有疫苗可打了,民眾不愿行使免費施打的權利,卻為一些不成比例的個案在那里疑神疑鬼。這樣的社會,何時才能快樂起來?
  
  社論表示,臺灣社會集體焦慮的另一來源,是媒體的不對稱轟炸。施打疫苗,是全世界都在努力推動的工作。然而,臺灣的電子媒體不僅未提供海外的訊息供民眾參考,而只一味夸大報導島內(nèi)的不明案例,試想:親屬泣訴的鏡頭每天在電視重播一百次,觀眾感受即有如一百個兒童因施打疫苗致死,當然會心生恐慌。媒體已然變成制造社會誤解及不安的工具,真是唯恐天下不亂。
  
  務實地說,施打疫苗的人越多,對抗新流感的群聚效果當然越好。但以眼前的情形看,許多人心存疑慮,民眾接種的迫切感因全球疫情減緩而降低,馬當局也許不必急著要求盡速完成全民施打,而應以澄清疑慮為先,同時對接種死亡者的案件提出謹慎調(diào)查,才能昭公信。更重要的是,民眾必須理解施打疫苗是于己于人皆有利的事,這不需要艱深科學知識即可理解,更不必看政治顏色來決定。
  
  社論指出,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說,就算沒有新流感,臺灣每年死于一般流感的人也有將近五千人,人們實在不應為少數(shù)案例而恐慌。巧的是,詹啟賢也曾任“衛(wèi)生署長”,現(xiàn)在負責疫苗的生產(chǎn)重責;他和楊志良、涂醒哲三位先后任“署長”在此際分別站在不同的位置合力領導臺灣對抗新流感的戰(zhàn)役,是一個意味深長的機遇和象征:對付新流感,只能用公衛(wèi)及醫(yī)學專業(yè)去征服,請那些將拒打疫苗視為政治運動的人物們退位吧!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

吐鲁番市| 潼南县| 神池县| 昭苏县| 靖州| 都江堰市| 蒙自县| 兴化市| 恩平市| 泾阳县| 宜君县| 新津县| 建昌县| 大埔区| 上思县| 阿城市| 托里县| 柳林县| 巴中市| 湟中县| 澄城县| 临夏县| 二手房| 聂荣县| 万安县| 洛南县| 分宜县| 天水市| 新安县| 疏附县| 广宗县| 阜宁县| 鄱阳县| 平阴县| 鸡东县| 林州市| 香港 | 长丰县| 博白县| 叶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