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兩岸首次合璧“張大千”臺灣張大千藏品今晚抵蓉

2014-03-07 09:40:00
來源:成都晚報
字號

  繼2011年《富春山居圖》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破鏡重圓”后,兩岸又將聯(lián)手合璧“張大千”!昨日,記者從四川博物院獲悉,2013年是張大千先生辭世30周年,為了共同紀念這位偉大的藝術(shù)家,臺北歷史博物館、吉林省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深圳博物館四家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萬里江山頻入夢——兩岸張大千辭世30周年紀念展”。今日凌晨,來自吉林的張大千畫作率先由公路運抵成都,今晚,來自臺北歷史博物館的張大千作品也將抵蓉。展覽將于本月13日在四川博物院開幕。期間,還將舉辦數(shù)場重量級講座,兩岸張大千研究者將進行對話。

  兩岸首合璧

  張大千早中晚精品齊亮相

  “這次展覽是四川博物院發(fā)起的,籌備幾年終于成行,殊為不易,其中克服了不少困難!彼拇ú┪镌焊痹洪L、首席專家魏學峰介紹,吉林省博物院、四川博物院、臺北歷史博物館分別典藏了張大千先生早、中、晚期風格各異的作品,此次展覽,臺灣與吉林將各挑選35件精品,與川博共組成150件作品集體亮相展出。

  魏學峰介紹,吉林省博物院所典藏的是在1930年代前后,張大千早期文人書畫風格──清新俊逸的水墨寫意表現(xiàn);四川博物院所收藏的主要是張大千于1940年開始,遠赴甘肅敦煌石窟面壁考古,自此上溯北魏隋唐的華麗高古,邁入了職業(yè)畫家精嚴工致的敦煌壁畫摹本。而臺北歷史博物館所典藏的則多是大千先生上世紀60年代以后,其游蹤海外,系晚年蒼勁渾穆,以及潑墨潑彩的新水墨現(xiàn)代風格。因此這三個博物館的繪畫收藏,可謂完整呈現(xiàn)了張大千一生早、中、晚三個不同時期的畫風發(fā)展歷程。

  分屬這三個階段的作品不僅數(shù)量多,且面貌多元,很難有一個收藏單位的繪畫收藏可以充分含括全面。而此次兩岸的三家博物院(館)攜手,分別拿出館藏集體展覽,不僅將大千先生一生藝術(shù)創(chuàng)作分階段完整呈現(xiàn),也是兩岸張大千作品藏品首次如此大規(guī)模展出。

  運籌三四年

  去世30年之際終成行

  據(jù)了解,本次展覽是迄今為止,國內(nèi)外舉辦的規(guī)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張大千畫作展覽,系統(tǒng)展現(xiàn)了張大千先生多元的藝術(shù)風貌和極具傳奇色彩的創(chuàng)作軌跡。魏雪峰透露,展覽早在三四年前就開始籌備計劃。

  2010年5月,四川方面就提出了兩岸共同舉辦張大千畫展的想法。2011年,來蓉參觀訪問的臺灣國民黨中常委邱毅在四川博物院參觀時表示,張大千作品深受兩岸民眾喜愛,但令人遺憾的是,張大千一生的作品因分藏兩岸,至今未完整展出過。四川博物院特別開辟了“大風堂”展室,展出他年輕時進入敦煌莫高窟,臨摹洞穴壁畫的作品。臺灣收藏的是張大千后期畫作,兩岸藏品具有互補性,如果能合展,對藝術(shù)而言是樁美事。

  經(jīng)過多方溝通商談,共同克服了困難,最終在張大千辭世30周年之際,促成了此次展覽。

  成都晚報記者 滕楊 (圖片由四川博物院提供)

  畫魂歸故里

  合展慰大師

  中國近現(xiàn)代藝壇中,張大千無疑是最受矚目與最具影響力的藝術(shù)家,1957年紐約美國世界美術(shù)協(xié)會,公舉大千先生為“當代第一畫家”。他詩、書、畫、印、鑒堪稱五絕,曾被徐悲鴻譽為“五百年來一大千”。魏學峰說:“他學古人具有超乎尋常的廣度和深度,舉凡中國畫史上出現(xiàn)過的門類,他無一不精通,是一位傳統(tǒng)藝術(shù)的集大成者!倍鴱埓笄б簧鶉L試過或開創(chuàng)出的畫風,涵蓋書寫了中國自五世紀以來的一部中國繪畫史。

  出生在四川內(nèi)江的張大千,雖然常年在海外,但他的戀鄉(xiāng)之情,久而愈深。他曾慨嘆:“看山還是故鄉(xiāng)青”。此次兩岸作品成功“合璧”,紀念展在家鄉(xiāng)展出,當了大千先生平生夙愿。

  展出地點:四川博物院一樓1號臨時展廳、二樓大風堂展廳

  展出時間:2014年3月13日至5月26日

[責任編輯:段雯婷]
万载县| 宝山区| 舟曲县| 陆丰市| 顺昌县| 通辽市| 松桃| 沂源县| 乐业县| 莲花县| 长宁区| 资源县| 麦盖提县| 馆陶县| 汪清县| 闸北区| 泾源县| 老河口市| 石楼县| 宜都市| 永清县| 连城县| 清丰县| 保靖县| 临邑县| 宜昌市| 贡嘎县| 邵武市| 石家庄市| 星座| 西城区| 安庆市| 蓬莱市| 石林| 驻马店市| 诸城市| 玛纳斯县| 平山县| 方正县| 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