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理論頻道  >   理論

抓調研,善于從基層和群眾中找辦法

2017年04月19日 10:20:05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抓調研,善于從基層和群眾中找辦法

  主要負責同志抓調研,關鍵要有問題意識。“調查研究是解決問題的”,一個先進的政黨總是善于在眾聲喧嘩中聽清楚時代的聲音,解決時代提出的問題。

  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調查研究能力是領導干部整體素質和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3月24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三次會議指出,主要負責同志“要抓調研,既搞清楚改革要解決什么問題,又善于從基層和群眾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拿出來的方案要有底氣、接地氣,對改革實施過程要注意跟蹤、掌握實情”。

  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毛澤東同志就是重視調研、善于調研的典范。1930年,在繁忙緊張的軍事斗爭期間,毛澤東仍抽出大量時間進行了尋烏調查、興國調查等一系列調查研究。在尋烏縣調查時,毛澤東把該縣各類物產的產量、價格,縣城各業(yè)人員數量、比例,各商鋪經營品種、收入,各地農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樣,各類人群的政治態(tài)度等,都弄得一清二楚。通過踏實細致的調研,毛澤東掌握了城市商業(yè)、分配土地等大量一手材料,為制定正確對待城市貧民和商業(yè)資產階級的政策,為確立土地分配中限制富農的“抽肥補瘦”原則,提供了客觀依據。

  黨的十八大以來,調查研究、群眾路線得到大力弘揚。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第一項就是“要改進調查研究,到基層調研要深入了解真實情況,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解決困難、指導工作,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多同群眾座談,多同干部談心,多商量討論,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難和矛盾集中、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對調查研究的內容和形式作出了具體的要求和規(guī)定。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調查研究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習近平同志指出:“調查研究,是對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調查清楚,把問題的本質和規(guī)律把握準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敝饕撠熗咀フ{研,關鍵要有問題意識!罢{查研究是解決問題的”,一個先進的政黨總是善于在眾聲喧嘩中聽清楚時代的聲音,解決時代提出的問題。

  對于影響和制約科學發(fā)展的突出問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黨的建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事關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的重點問題、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等領域的重大問題,我們不僅要搞清楚問題的實質和應對的方向,而且要善于從基層和群眾中尋找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勝利之本。對于拿出來的方案,既要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之上,做到有底氣,又要講究方式方法,合乎群眾的思路和需要,做到接地氣。在政策制定之后的實施過程中,也要繼續(xù)保持實事求是和群眾路線的態(tài)度,用好調查研究這一利器,做好過程追蹤,廣泛收集人民群眾的意見,做好調整完善,為謀求更多更廣的群眾利益“精益求精”。

  “沒有調查,沒有發(fā)言權”,主要負責同志抓調研,必須走經常化、制度化的道路。要堅持和完善先調研后決策的重要決策調研論證制度。對本地區(qū)、本部門事關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全局的問題,應堅持做到不調研不決策、先調研后決策。堅持和完善領導機關、領導干部的調研工作制度。領導干部要帶頭調查研究,拿出一定時間深入基層,特別是主要負責人要親自主持重大課題的調研,拿出對工作全局有重要指導作用的調研報告。堅持和完善領導干部的聯系點制度,使之成為防止領導干部脫離群眾的重要手段,成為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作者:羅容海)

[責任編輯:李帥]

芜湖县| 霍林郭勒市| 青铜峡市| 淮阳县| 嘉定区| 浦县| 泰和县| 武强县| 客服| 沈阳市| 文登市| 大庆市| 丹阳市| 嵩明县| 宁武县| 凉山| 巍山| 蛟河市| 沙坪坝区| 武威市| 喀喇沁旗| 含山县| 田东县| 徐汇区| 曲松县| 格尔木市| 双桥区| 铜陵市| 洛隆县| 天门市| 瑞金市| 敖汉旗| 华阴市| 礼泉县| 柞水县| 普兰店市| 札达县| 满城县| 肇东市| 司法|